三体有感

记录下一些三体感想。
1.三体带来的最直观的冲击是“真实”,虽然文中很多知识不清楚或没接触过,但在作者构建的体系中感觉这些情节都是人类未来可遇见的。
2.文明的发展、技术的突破、世界的纷争等,在宇宙的尺度中都不值一提。

MatePad Paper 入手体验

15年的时候入手一台Kindle PW3,一眨眼已陪伴我渡过7个年头,这么多年使用下来,未出现任何一次故障,一如既往的稳定、可靠。在今年疫情现场隔离期间,Kindle也陪伴我渡过很多个闲暇时间,让我在阅读中平衡隔离带来的不安。

和主流阅读器比起来,PW3的响应速度已经偏慢,屏幕也偏小,去年双11的时准备更换一台新的PW5 或Oasis 3,但在挑选时发现各大电商平台大面积缺货。在这么重大的促销期间缺货,隐隐约约中已嗅到Kindle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味道,同时也看到华为准备推出首款墨水屏幕产品的新闻,故暂时搁置了更换的计划,想等待Kindle恢复供货及华为墨水屏厂品发布。

今年3月华为正式发布了MatePad Paper,6月份Kindle正式宣布将退出中国。因疫情无法去实体店体验,在查看了一众评测视频后(很多是水军),终于在一众电子阅读器中选择了MatePad Paper。 继续阅读“MatePad Paper 入手体验”

阳光总在风雨后

2022年4月23日,封闭在办公大楼的第42天,谷雨已过,归期未定,一切照旧。

朋友圈已被“四月之声”淹没,一段克制、客观、冷静的视频道出了疫情以来的点点滴滴、方方面面,声音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和无助。

此刻我仍怀着坚定的希望,因为这是上海,当下国内现代化治理程度最高的地方,经过市场充分洗礼的地方,中外文化深度交融的地方。上海定可战胜这场疫情,为国家探索出一条新的疫情防疫处置方案。但同时因为这是上海,我也希望朋友圈的“四月之声”不应被屏蔽,上海应该容的下这些声音,上海应该可以直面这些客观的现实,上海应该可以真正倾听这些声音,关注声音背后的个体。

朋友们,坚持住,再坚持住,无数的人们也在默默的为我们奋斗付出,一切都在好转,一起期待五月的阳光,热闹的大街和自由的空气。

2022年上海疫情

疫情这几年来上海始终作为优等生,奉行精准防御政策始终坚持对居民生活工作最小化影响的原则,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真的打的大家措手不及,最终也开启了全市网格化管理和最小化人数办公。从上周至今已经在单位睡了一周多了,现在小区也封闭了,想回也回不了了。没预想到要隔离这么久,衣服已经快要穿完了,更悲剧的事因为集中隔离,单位不能开暖气,已经冻了好几天了,真的是时局艰难。但是希望还是要有的,相信在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市民的配合下,很快就会出现拐点,大家生活也终将回归正常。和大家一样,此刻的我,无比怀念2020年前的生活。

2022年书单

在读

《置身事内》

已读

《明朝那些事》、《曾国藩传》、《雪国之劫》、《文治帝国》、《会计原来这么有趣》、《甲午海战》

2022年6月

《邓小平时代》
接手一个进过多年动荡、思想僵化的国家,以超越时代的眼观、洞察力和决断力将国家拉回正轨,带领一个民族真正走上了复兴之路,邓公千古。


《长安的荔枝》
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,妃子的一笑背后是多少无畏的牺牲和资源的浪费。

《房思琪的初念乐园》